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(中国)有限公司

报告摘录 | 未来五年 陕西这样干
发布时间:2022-05-28     作者:华商网       浏览量:6259

■经济发展

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

优化经济结构、提升经济质量、做大经济总量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。要把创新驱动作为主攻方向,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,大力发展实体经济,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实现经济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
■科技创新

打造更多“国之重器”

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做实成势。抓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建设,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优化构建陕西实验室体系并争创国家实验室,加快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、分子医学转化中心,推进先进阿秒光源、电磁驱动聚变等设施建设,打造更多“国之重器”。组建物理、化学、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,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融通创新,实施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,实行“揭榜挂帅”、技术总师负责制等制度,努力多出成果、出好成果。

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,催生更多科创项目、科创产业。发挥秦创原示范牵引作用,优化高新区、经开区等园区功能,使其向创新驱动发展聚焦,推动市县、高校、院所、企业协同联动,探索“创新飞地”“离岸孵化”等模式,使创新成果转化惠及更多市县和市场主体。

■现代产业

以链长制为抓手

推进延链补链强链

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,以链长制为抓手推进延链补链强链,加强质量、标准和品牌建设,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。

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加快有色、冶金、食品、纺织等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,前瞻布局生命健康、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。

推进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,优煤稳油扩气增电,加强传统能源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,延伸发展煤基特种燃料、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下游精深加工和终端应用产品,提高光伏、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比重。

■数字经济

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同各产业相互赋能

积极发展数字经济,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同各产业相互赋能,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,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、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,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,打造共享经济等新增长点。大力培育成长性企业,发展一批领航企业、单项冠军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

■新型城镇化

推动西安特大城市瘦身健体

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。完善城镇体系,推动西安特大城市瘦身健体,推进西安-咸阳国土空间、创新驱动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、生态环保、公共服务一体化,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,增强中小城市发展活力,下气力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,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。科学划定、严格遵守城镇开发边界,强化城镇规划权威,合理安排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,推进产城融合发展,加强城市治理能力建设,积极破解“城市病”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进城镇老旧小区、城中村、背街小巷改造,加强城市综合管廊、停车场建设。

■县域经济

力争绝大多数县形成1-2个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

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。坚持分类发展,引导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,引导城市化地区做强县域制造业,做大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,引导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。推进工业集中区、现代农业园区和物流园区整合,提高县域产业园建设和专业化运营水平,力争绝大多数县形成1-2个百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。完善县域商业体系,健全农村电商和物流配送网络。

■改革攻坚

力争上市企业数量实现翻番

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,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。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,深化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、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推动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改革走深走实,力争上市企业数量实现翻番。

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,补齐开放不足短板。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,着力构建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,加快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,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,持续创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,优化口岸综合服务体系,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、成本低、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。

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,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,加快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、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,加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对外合作,抓好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,提升丝博会、欧亚经济论坛、杨凌农高会等展会层次。

■生态环境

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

当好秦岭生态卫士。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,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。完善“天地一体化”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监管体系,搞好违规问题动态排查整治,做到扭住不放、露头就打。持续推进生态修复,严格落实林长制,深入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,继续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建设。

■教育民生

全面落实“双减”政策

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,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,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。推动职业教育增值赋能,促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。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,加快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。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,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,积极发展“互联网+”教育,健全终身学习体系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,全面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推广“名校+”办学模式,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。

■社会保障

建立完善三孩生育养育教育配套政策

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,积极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纳入全国统筹,加快基本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省级统筹,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,完善社保转移接续和待遇调整机制。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形式,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。建立完善三孩生育养育教育配套政策。做好退役军人工作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,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,发展慈善事业,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,关爱服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。

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

关中

以壮大先进制造业、现代农业、现代服务业,加快西安-咸阳一体化进程,做实关中平原城市群、西安都市圈为主要抓手,推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。

西安: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龙头辐射带动作用,打造全国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、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。

宝鸡:强化宝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副中心城市地位,重点发展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食品加工等产业。

咸阳:打造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,重点发展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食品医药等产业。

铜川:加快铜川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建设,重点发展先进制造、现代建材、光电子等产业。

渭南:推进渭南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,重点发展增材制造、冶金建材、现代农业等产业。

杨凌:深化杨凌区校融合发展,做实农业科技创新、示范推广、国际合作“国家队”。

陕北

围绕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,发挥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,推动陕北转型升级发展。

延安:建好延安中国革命圣地、历史文化名城,重点发展能源化工、果业畜牧、红色旅游等产业。

榆林:建设榆林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,重点发展综合能源、现代煤化工、旱作节水设施农业等产业。

陕南

坚持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,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推动陕南绿色循环发展。

汉中:推进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,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文化旅游等产业。

安康:建设安康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,重点发展富硒食品、生态旅游、新型材料等产业。

商洛:打造商洛生态康养之都,重点发展休闲旅游、绿色食药、新型材料等产业。